400 990 5866

地址: 北京市 大兴区工业开发区科苑18号三层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客户服务 > 技术专栏



艾滋病检测现状

五、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监测
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为目前针对HIV最有效的治疗,但由于HIV可产生自发性高频率的基因突变,在抗病毒药物选择性压力下,HIV的突变可促使HIV耐药株的产生,并进一步引起多种药物交叉耐药,成为遏制AIDS流行的主要障碍之一。目前常用的耐药检测方法包括基因型和表型HIV耐药检测。当病毒对某些药物产生耐药时,病毒基因会发生一些明确的突变,因此,可应用病毒耐药基因型的检测预测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。其方法为从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HIV核酸物质,进行核酸序列分析,确定与耐药性相关的病毒变异位点。在确认变异后,与既往耐药或交叉耐药研究比较,间接地估计药物耐药情况,简单快速,费用低,结果分析较复杂,需由专业人员进行。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有时并不能解释某些耐药突变之间的相关性,如各突变之间是否有协同或者抵抗作用。目前我国进行的耐药性检测主要为基因型耐药检测。卫生部指导建立的全国HIV耐药性监测网络可及时掌握耐药毒株出现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,为国家HIV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。表型HIV耐药性检测包括传统的共培养方法和重组病毒表型检测方法,能直接测出感染毒株对药物的敏感度,并能揭示事先存在或交叉的耐药情况,有利于指导 HIV-1感染者有效地用药。不足之处为试验慢且费用昂贵,技术要求高,多种影响因素导致重复性差,多需在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,因此,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。
六、HIV病毒分离

HIV病毒培养及分离可用于HIV-1感染的辅助诊断。HIV病毒分离需要在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,实验条件及技术要求较高,目前多用于HIV相关的科学研究。

综上,随着我国艾滋病防控力度的不断加大,对于监测和检测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,艾滋病检测工作量日趋增加。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测的技术及质量控制,满足国家艾滋病防治对于监测检测工作的要求,是从事艾滋病检测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

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